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煤矿工人安全施工的指南。作业规程不但规定了采煤工人施工程序,也规定了施工所需的设备、设施的配置,安全行人路线,通风、供电、排水、运输、监控等系统的安全措施。科学、合理、全面的作业规程能起到指导生产、促进技术进步、保障安全生产、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。
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内容
1. 工作面概况
采煤工作面在矿井中所处的位置、编号,工作面的长度、沿走向或倾向推进长度,工作面四周开采状况,工作面开采范围与地表相对应位置,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状况,地面水体和含水层对工作面开采的影响等。
2. 地质说明书
根据地质勘查部门提供的采煤工作面地质勘查资料,结合已开采揭露和掌握的煤层地质情况,简要描述工作面的地质条件。
煤层性质。煤层产状要素、赋存特征,煤体的普氏系数,煤体实体密度、松散体视密度,煤的内在灰分、挥发分、发热量、硫分、磷分,以及煤的工业分类等。
围岩性质。工作面顶底板的岩石性质、厚度、基本特征、类级划分。
地质构造特征。开采范围内对开采影响较大的断层位置及产状要素,主要的褶皱构造、火成岩侵入体的位置特征及对开采的影响程度。
瓦斯、煤尘及煤炭自然发火状况。工作面煤层瓦斯的压力、涌出量,煤尘爆炸危险性,煤的自然发火倾向性、自然发火期等。
水文地质状况。开采期间工作面正常涌水量和**涌水量。
工作面煤炭储量。工作面开采范围内煤层的工业储量与可采储量、工作面预计开采期限等。
3. 采煤方式
工作面的巷道布置系统图。按一定比例绘制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图,主要巷道与工作面开切眼的断面图。
采煤工艺设计。根据工作面具体地质条件和设备配备情况,确定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工艺方式。爆破工作面:顶板支护设计、支护参数及支护材料数量的确定,爆破设计说明书编制,运输设备选型计算等。普采工作面:顶板支护设计,选择采煤机械的型号及主要参数,采煤机进刀和割煤方式选择,运输设备选型计算等。综采工作面:支护设备、采煤机械与运输机选型与能力验算,乳化液泵站选型等。
4. 工作面生产系统
通风系统。进风路线、工作面、回风路线、通风设施及风流质量和风量大小。
供电系统。工作面主要电气设备和供电电缆的选型计算,控制、检测设备整定计算与配备。绘制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图。
运输系统。煤炭运输线路,主要设备性能,运输能力匹配情况。工作面所需材料、设备运输线路、运输设备与运输要求,设备回收路线与要求。
洒水降尘及防火系统。水源点位置,洒水降尘防火的管路敷设,注浆注惰气的管路系统布置。
防水排水系统.预计的涌水量大小,防水排水的管路布置,喷洒水点的布置,供水管路管径选择,供水水压和水量的要求,设备选型等。
安全监测系统。工作面回采系统中安全监测仪器设置的位置与要求,仪器的性能与整定值确定。
瓦斯抽放系统。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工作面,要确定煤层瓦斯抽放方式,主要抽放参数,抽放系统及管道管径选择;瓦斯抽放系统主要安全设施设置的位置与要求。
5. 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作业。
劳动组织在集体劳动中合理安排使用劳动力,提高劳动者的劳动(工作)效率的形式,方法和措施的统称。主要包括确定定员,分工协作和职工配备,劳动协作的组织形式,工作时间和轮班制度等。
通风系统。进风路线、工作面、回风路线、通风设施及风流质量和风量大小。
正规循环作业在规定的循环时间内,按作业规程、循环图表的规定完成全部工序和工作量,取得预期的进度。
A. 循环方式。24 小时内有一循环、两循环、三循环或多循环。
B. 作业形式。综采一般为“四六作业”,即三班生产、一班检修;也有的采用“三八作业”,即二班生产、一班检修准备;普采或爆破采煤一般采用两班采煤、一班准备的两采一准作业形式或三班采煤采准平行作业。
C. 循环进度。采掘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。
D. 劳动组织。采煤工作面劳动组织是指各工种人员的配备及其组织形式。劳动组织与循环进度、循环次数、作业方式、工作面长度及顶底板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。目前,综采工作面劳动组织较简单,采用专业工种结合的形式。爆破工作面劳动组织多采用专业和综合工种相结合的形式。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、移支架、推溜、输送机司机、泵站司机等设专人负责;爆破工作面打眼爆破、机电维护、输送机司机、泵站司机等设专人负责,其他工种按工作面长度、出勤人数、工序安排、地质条件和设备条件等,确定分段长度,各段的支、采、回任务分到班组。普采工作面的劳动组织可分为专业工种和综合工种两类。具体的组织形式有追机作业、分段作业。
追机作业是以专业工种为主,按生产过程中的工序,配备不同的专业工种,沿工作面紧跟在采煤机后面,按先后顺序进行移架、挂梁、清扫浮煤、移输送机、支柱等工序;分段作业,是专业和综合工种相结合,其特点是除专业工种外,爆破工作面将工作面分成若干个段,每段长约 15~20m,每段配备 2~3 名采煤支柱工,负责本段内的挂梁、清扫浮煤、支柱、回柱、移输送机等工作;另外,还有前两种形式兼有的分段小组综合作业、分组接力追机作业等。
循环作业图循环作业图是以工作面长度为纵坐标,一般一格为 15m;横坐标表示作业班及时间,每一小格代表一小时。各工序都以不同形象的符号表示(称为图例),画入图中。图 3-1 为某综采工作面的循环作业图。
该工作面长 l3Om,“三八制”的作业方式正规循环。**班从 2 点在工作面机头处向上作业,到 4 点完成一刀煤并完成进刀,在割煤过程中追机、拉架及推溜;4 点从机尾割煤,7 点到机头又完成一刀煤并在机头进刀;7 点从机头割煤,9 点到机尾并完成进刀后,停机进行检修,10 点该班交班时完工。第二班、第三班与**班工序相同。29图 3-1 综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
6.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
采煤工作面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工作面长度、采高、煤层生产能力、循环进度、循环产量、月循环数(循环率)、月进度、日产量、月产量、在册人数、出勤人数、出勤率、回采工效率、液压支柱损失率、金属顶梁损失率、火药定额、吨煤成本、含矸率、灰分等。
7. 安全技术措施
顶板初次来压时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。
支护设备、液压支架、采煤机安装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。
周期来压时,防治顶板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。
工作面遇断层、破碎顶板时的安全管理措施。
液压支架防倒防滑技术措施。
工作面倒架、死架处理方法和安全措施。
工作面防治瓦斯、煤尘、水、火和顶板事故安全技术措施等。
8. 灾害事故防治措施、
针对可能出现或遇到的重大灾害事故,制定具体的预防对策,确定在各种灾害事故时安全避灾路线图(图 3-2),常见工伤事故处置基本方法和伤员运送方法与要求。
9. 煤质管理措施
采煤工作面加强煤质管理的基本要求,冒顶矸石处理方法,煤层夹矸处理要求,工作面通过断层时保障煤质的措施,割煤、爆破时控制煤质的要求,维修巷道时矸石的处理方法,工作面煤质管理奖励、处罚规定。
10. 避灾路线
避灾路线图如图 3-2 所示。
11. 附件
煤岩层柱状图;炮眼布置图;供电系统示意图;监测系统示意图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