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,中国全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
挖井钻探技术
公元前1世纪,即距今两千一百多年前,中国人为了找盐,发明了深井钻探技术。从公元1世纪中国古墓中出土文物的拓本,我们可以看到钻井取盐水的景象。
中国古代发明并利用冲击式顿钻凿井法,简称顿钻,大约是出于春秋战国一直到唐朝这一段时期。
随着冶金冶铁业的发展,劳动工具得到了改进。再加上滑轮,杠杆,水碓(利用水流力量来自动舂米的机具)等机械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,促进了钻井工具、技术的发展。加上地下卤盐资源的发现与开采又刺激了钻井技术的发展,出现了顿井钻井技术。
在众多的井中,最有代表性的是燊海井。这口井是世界**口由人工开凿的超千米的深井。它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长堰塘,占地面积3亩,井位海拔341.4米。这口井清道光3年(1823年)开始开凿,道光十五年(1835年)凿成,历时13年,井深1001.42米。该井开凿成功之后,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水,同时产出8000多立方米的天然气,可供80多锅盐锅燃烧。到了1940年依然能够产出黑卤接近万担,天然气4000到8000立方米。
如今这座古盐井的旧遗址对外开放,恢复了当年用牛提取盐卤,用天然气熬盐的真实情景。保留了用一根根粗大的圆木组成的18.3米的“天车”,还有运用杠杆原理,由数人同时踩踏的冲击打井木碓架。供广大游客参观。
备注:黑卤(存储在四川盆地的岩石中的沉积变质古海水,中国井盐的重要原料。)